好景+好玩+好吃!三明这个千年古村落,你去过吗?

三明日报 2018-08-24 13:34:0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核 心 阅 读 眼下,在建宁县溪源乡,千年古村落,被注入新“元素”,焕发出新生机,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不仅如此,建莲、山茶油、溪源明笋等各种原生态农产品,经过文创重新包装设计后,摇身一变成了精致的旅游商品伴手礼,走出溪源,走进城市。 近年来,建宁县溪源乡转变观念不走寻常路,打造乡村旅游的思

 

核 心 阅 读

眼下,在建宁县溪源乡,千年古村落,被注入新“元素”,焕发出新生机,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不仅如此,建莲、山茶油、溪源明笋等各种原生态农产品,经过文创重新包装设计后,摇身一变成了精致的旅游商品伴手礼,走出溪源,走进城市。

近年来,建宁县溪源乡转变观念不走寻常路,打造乡村旅游的思路,正是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古村落+文化创意产品、古村落+特色农业体验,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模式,推动古村微改造与活化,助力精准脱贫,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端上了旅游饭碗,甩掉了贫困帽子”,让村民作为古村的主体参与到古村的发展中来,使上坪古村的文化底蕴得以延续,使乡村的各种资源优势被激活。

从“输血”帮扶,到综合开发旅游“造血”,建宁县溪源乡转变观念不走寻常路,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的发展新路子,引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从旅游到扶贫,“扶”出一片新天地

  对于建宁溪源乡来说,乡村旅游不仅让旅游与各大产业“联姻”,还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实实在在惠及了当地百姓。

  8月19日,烈日炎炎,在上坪村农家乐古香园里面,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李宗燕和姐妹们一早就开始忙着张罗饭菜,准备招待从城里来的游客。

  “眼下,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来上坪游玩,周末尤其多。”李宗燕笑着告诉我们,她们的餐馆平均每天都能接待4至5拨游客,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到20多个预定电话。

  李宗燕,今年30岁,大学毕业后,在泉州工作,直到2016年10月份才回家生孩子。去年9月份,她和3个姐妹合伙开起了农家乐。李宗燕说,年轻人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不太现实,如果没有在村里创业,那她早已经出去工作了。

  今年4月份,李宗燕的丈夫放弃了福州的工作,考回建宁成为了智华中学的老师。“现在能一边创业,一家人又在一起,还是沾了村里发展旅游的光啊。”李宗燕感慨地说,旅游业的发展给她家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这些。

  眼下,李宗燕的身份是溪源乡旅游发展公司的讲解员,每个月的工资有2000多元。

  讲解员的工作除了能增加收入以外,还能给她的农家乐带去好生意。

  据了解,溪源乡有贫困户64户195人,目前已全部脱贫。其中,该乡上坪村有贫困户6户16人。

近年来,上坪村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模式,推动古村微改造与活化,助力精准脱贫,增强获得感,并建立起“共建”的机制,让村民作为古村的主体参与到古村的发展中来。2016年,上坪村成立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采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带动当地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旅游促脱贫的道路,让村民和贫困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景,让他们在乡村旅游中获得实惠。

  “我们在推动上坪古村微改造和复兴的时候,把全村的老百姓都链接到每一个利益点上,这样才能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随行采访的溪源乡党委书记陈俊铭说。

  今年63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善早对此深有感触。前几年,他的儿子生病,把家里的积蓄全部花光后,还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债务。孩子生病,因病返贫,让他们这个家陷入到了绝望的境地。

  “我们家能脱贫,真的应该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杨善早感慨地说,为了照顾他们一家,村里主动把古村改造过程中的木工活外包给了他,让他能照顾家里的同时,还能有收入。同时,他还兼职乡旅游公司的报账员,每个月能增加800元的收入。除了杨善早,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松德和杨文豪分别获得村里的环境保洁和绿化管护岗位。

  搭上旅游快车福利的除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外,还有当地的村民和合作社社员。前来上坪古村游玩的游客们除了对这里的传统民俗文化感兴趣外,对本地的山货、农特产品也及其喜爱。李宗燕告诉我们,每次讲解完,她都会根据顾客们不同的需求,带去村里不同的农户家采购,土鸡蛋、笋干、红菇、野山茶、梅菜干……“只要是‘土货’都非常畅销,经常都是供不应求。”李宗燕笑着说。

“合作社的社员也提早分到了一杯羹。”上坪村党支部书记杨永华说,为了带动村民、贫困户增收致富,村旅游合作社让村民、贫困户通过资金、土地、房屋、扶贫资金等形式入股,以此成为合作社股东。按照规定,每年给予入股社员5%的红利,并确保精准扶贫户每户每年分红收入至少可得1000元。与此同时,合作社还统一收购村民的自制明笋、擂茶、山茶油、有机莲、高山茶等本地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一部分销往市场,一部分作为伴手礼销售给游客,增加村财收入的同时增加村民收入。

  除此之外,合作社还带动全村人开发特色乡宿,让城里人到农村体验生活。合作社与村民签订协议,将空置房间作为特色民宿,用于来客住宿,从而获得收益。

  除了通过“旅游+文化”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外,溪源乡还积极探索“旅游+产业”的扶贫方式。

  在溪源乡都团村,村里的合作社充分发挥高山村林业优势,与三明市圣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林下金线莲等珍贵药材种植项目。公司提供种苗、物资和技术,并按照协议合同价回收产品;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出资的股份合作模式发展生产,其中集体占51%的股份,村民占49%的股份,每年按照股份份额分红收益、共享风险。

  眼下,都团村的贫困户不仅将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合作社,还常年在精种基地务工,这让他们实现了“月月有收入,年末有分红”。

  “将美丽生态和传统文化转化为美丽经济,是溪源乡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一招。”溪源乡党委书记陈俊铭介绍说,乡里为发展乡村旅游、培养发展新引擎,在紧盯打造上坪书香水村目标基础上,继续实施古村复兴深耕计划,助推乡村振兴,再造生态文化、乡村振兴创业、文化讲学三大空间,打造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农耕民俗创意农业体验基地、古村家风祖训廉孝文化基地等三大基地,带动乡宿、餐饮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全域旅游成为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的实惠。

  乡村旅游业,丰富了业态,凝聚了人气,今年1至7月该县溪源乡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5万元。近年来,该乡全力抓好旅游扶贫,发展乡宿、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经济实体,吸纳贫困农户通过出租农田、竹山、资金等入股,参与当地旅游项目经营管护。截至目前,已有乡村旅游经营主体45个,累计提供公益岗位105个,辐射带动贫困户50余户、农户700余人致富,入股分红促进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

从古村落到“旅游+”,做活全产业链

  上坪村位于建宁县溪源乡,是福建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全村628人,山林面积16786亩,耕地面积1646亩。上坪村四周群山环抱,形成盆地,两条小溪流环绕全村,四周是层层而上的梯田。

走进村里,大夫第、古香园、司马第、得水园等26处古迹、古建筑散落在绿水青山中,这些古朴的建筑、千年传承下来的孝德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上坪村自古学风浓厚,人才辈出,大理学家朱熹曾游驻讲学。自然古朴的村庄,历史的印记随处可见,可是,长久以来,上坪和大多数古村落一样,由于交通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古建筑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挖掘,使古村呈现出一片沉闷的气息。上坪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上坪村列入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村。

  如何保护古建筑?又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些都成了当地党委政府思考的问题。

  “千年古村要摆脱贫穷,还得不走寻常路。”建宁县溪源乡党委书记陈俊铭介绍说,乡党委、政府利用古村落的文化资源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做活乡村旅游文章,打赢旅游扶贫攻坚战。

  古村要改变,重新焕发生机?还得有“法宝”。

  2016年,上坪村确定了“古中带新,艺术介入”的改造手法,即并不刻意追求复古的形式,也不使用过于现代、城市化的形态,而是在局部呈现新的气象,从而使建筑身兼古与新的双重个性。

  去年,上坪村计划投资3000万元,实施“上坪古村再生计划”,与清华同衡、中央美院、东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机构合作,在保护的同时予以开发,引入新型零售、旅游业态,寻求古村落发展新契机。

  因为是历史文化名村,所以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在古村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设计团队没有采用常用的修旧如旧的方式,而是挑选了村庄中若干闲置的小型农业设施用房,如猪圈、牛棚、杂物间、闲置粮仓等进行改造。”陈俊铭说,在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助力下,猪圈变酒吧,牛栏变书吧,旧仓库、烤烟房摇身一变成了茶室。同时,当地文化特色的书签、手绘地图、上坪莲子露……乡村的文创产品也一并被开发出来。

  “现在环境变美了,来村里旅游观光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杨胜辉说,不久前,村里还举办了传统的晏神节,吸引了省内外千名游客亲自体验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廉政文化是溪源的亮点,生态是溪源的发展底色,更是不可复制的较大优势。

  “让来这的游客有的玩,还能住一晚,使村庄成为旅游目的地,而不是过境地,从而带动全村的活力和振兴。”陈俊铭介绍说,现在游客的旅游需求日趋个性化,体验民俗民情,感悟传统文化内涵,注重体验参与等已成为游客消费的重要方向,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是满足和吸引游客到来并留住下来的重要途径。

  眼下,对于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民俗文化悠久的溪源来说,“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扶贫”等多种业态互补和创新所产生的叠加效应日渐显现。

政府搭台叫卖山村游,以文化和农业促旅游发展。去年以来,建宁县溪源乡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今年年初,举办“牵着妈妈的手·廉孝家风伴你走”“书香水村寻乡愁上坪研学公益行”等活动,活动均以弘扬廉孝文化为主题,以研学旅行为主要方式,极大提升了上坪——“书香水村”旅游品牌影响力。

  上个月21日,“为荷而来·书香莲(廉)韵”旅游活动在溪源乡上坪村举办,活动为期两天一晚,研学游学员是选取参与上坪研学游网络评选的50名学员,大家以自愿为原则参加此次游学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杨震拒金”莲(廉)文化反腐倡廉小品表演、快板《廉》表演、经典诗歌咏诵、篝火晚会等节目和游浆豆腐制作、趣味剥莲子比赛、户外露营基地建设体验等体验活动,活动现场气氛浓烈,学员们游学热情高涨。活动当天,吸引了近千名群众参与。

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成为建宁溪源旅游的一张金名片,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的优势,溪源各地的建莲、笋竹、山茶油等原生态农产品,经过文创重新包装设计后,摇身变成了精致的旅游商品伴手礼,走出大山,走进城市。

  从土货到旅游农产品,建宁溪源乡正搭乘全域旅游和生态精品农业的快车,让游客们不仅看到了溪源的好风景,更看到了好风景背后的好产品。

  2015年5月都团村成立了都团村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社员共有54人,注册资金500万元,2016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近年来,溪源乡都团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有机精种及林下经济,致力打造“共享田园”乡愁体验之地。

合作社以打造共享田园为目标,实施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引进O2O模式的闽江公社,流转山地农田1000亩,大力发展有机稻、有机莲、有机山茶、生态采摘园等有机生态农产品并实行订单销售模式。都团生态农业种植基地成功申报为有机产品认证基地,有机稻谷已获得有机转换认证。通过插秧季、收割季等农事体验活动,扩大有机产品宣传,积极与挂钩单位对接,采取订单销售模式,增加村财收入。

  随行采访的溪源乡党委书记陈俊铭介绍说,乡里将村民、土地、房屋、文化等多种资源相互融合,以旅游开发为主线,通过打造产品,植入新的业态,补足古村落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绿水青山有机统一起来,不仅带动了产业、文化的发展,还助力乡村振兴。接下来,当地政府将不断地加大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280万元的上坪村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目前已经开始建设;投资100多万元的特色小木屋下个月将开工建设。同时,将修建一条宽6.5米,长5.7公里的公路,到时候旅游大巴可以直接开进上坪村。

(三明日报建宁记者站 陈晓星 黄平柳 曾程 文/图)

本期编辑:文点 灵雨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